主页 > imtoken官方app > 公司研究 |比特币十周年大不一样,共识机制的融合发展正在向前推进

公司研究 |比特币十周年大不一样,共识机制的融合发展正在向前推进

imtoken官方app 2023-07-05 05:35:52

算力之旅(三)

2008年10月31日,比特币白皮书诞生,区块链世界风起云涌。 2009年1月,btc网络正式上线后,比特币正式流通。 POW的应用成为共识机制后续发展的源泉。

随着整个区块链行业的飞速发展,各种区块链项目如雨后春笋般涌现。共识机制的发展也随着不同项目的出现而迅速发展。 QuantumMechanic 在 2011 年的比特币论坛讲座上首次提出了权益证明(PoS),后来通过点点币(Peercoin)和 NXT(未来币)以不同的方式实现。大约在同一时间,比特股社区首先提出了类似于董事会投票的股权证明(DPoS)机制。持币者投票一定数量的节点进行代理验证和验证。簿记。在拜占庭容错机制方面,国内三大公链之一的NEO率先提出改进拜占庭通用算法——DBFT。

从共识机制的发展可以看出,不同的区块链项目都在对“不可能三角问题”进行积极探索和实践。

此次恰逢比特币白皮书发布十周年,算力智库从共识算法的角度,选择了国内领先的两个公链项目——Qtum和NEO,梳理发展区块链共识机制,以呈现国内区块链底层技术产业的特点和动态,供大家参考。

【算力智库专家点评】

对于共识算法,我们从算力智库VNT Chain的相关技术专家处了解到,对于整个共识算法,可以从性能、去中心化、可扩展性三个维度来确定。考虑。每个算法机制只是三个特性的平衡。

Qtum 的 POS 算法的风险在于分叉的可能性比较高,这也是 POS 算法本身的特点。它需要一些新的方法来解决这个问题。 NEO的拜占庭算法,由于节点数量相对固定,容易被攻击,需要寻找新的安全分离方法。

整个共识算法领域未来可能有两个方向:一个是以DAG为代表,提高架构中节点的随机性,使信任度更高。另一个方向是随机数算法+DBFT,加上一些硬件加速策略来提高通信的并行处理。

【核心观点】

比特币诞生10年来,出现了两种共识算法。不同的共识算法基于“不可能三角”。技术改进。在无法同时实现可扩展性、去中心化和安全性的情况下,一些算法在保证去中心化的前提下,尝试提升性能,而另一部分计算在保证高性能的基础上,尝试提升去中心化程度。项目之间相互学习是大势所趋。

Qtum作为POS共识机制的增强版,将比特币的UTXO账户模型、ETH的智能合约、POS机制三者合一,在现有成熟技术的基础上进行创新,技术上务实,可实现学位更高。

NEO采用增强版拜占庭容错机制,针对现有生态设计,更符合平台对容错的要求,有利于整个系统的生态建设。目前集中化程度比较高,主要是为了提高效率。考虑一下。

任何共识算法的改进和整合都是基于项目理念的不同。要评估一个共识算法的进展,我们需要看它是否来自项目路线图。符合项目白皮书的概念。目前Qtum和NEO都在按照路线图积极推进比特币的运行机制分析,未来可期。

区块链共识机制发展史:从POW到DPOS

POW(工作证明)

2008年,中本聪发表了划时代的论文《btc: A Peer-to-Peer Electronic Cash System》,提出了区块链的数据结构。 2009年1月,btc网络正式上线,POW应用落地,成为共识机制发展的源泉。

POS(股权证明)

2012年,Sunny King发布了Peercoin(也称为PPCoin,PPC),这是Peercoin中第一个高度创新的Peercoin。 POS机制概念的提出,改变了POW浪费能源的历史,开创了一个新的世界,也开启了山寨币的新历史。

DPOS(授权权益证明)

Bitshares 项目于 2013 年 8 月启动,此时 POW 和 POS 都已经成功运行了很长时间。根据项目计划,POW 或 POS 都无法满足要求,因此比特股发明了一种新的共识机制——Delegated Proof-Of-Stake (DPOS),即股份授权证明。

DBFT(拜占庭容错)

该算法由我国开源区块链项目小易区块链提出并采用。对标以太坊的NEO,在共识机制的选择上,走的是与以太坊完全不同的路径。与btc和eth采用的POW机制不同,NEO采用了更类似于EOS的DPOS共识机制,并改进了拜占庭将军算法——DBFT。

两种共识算法:按数据写入顺序分类

根据目前主流的分类方式,主要按照书写顺序,共识算法分为两类。如下表所示:

区块链中有两种共识机制,根据数据写入的顺序确定。一般来说,许可链采用节点投票的共识机制,以降低安全性为代价提高系统性能。非授权链采用基于工作量、权益证明等的共识机制,主要强调系统安全,但性能较差。

为了鼓励所有节点共同参与,维护区块链系统的安全运行,非授权链采用发行Token的方式作为对参与者的奖励和激励机制,即通过经济平衡,防止篡改总账内容。因此,根据运行环境和信任分类,选择合适的共识机制是区块链应用实施中应考虑的重要因素之一。

在底层技术平台领域,国内很多公司都有自己的特点。根据创始团队的理念和项目的实际愿景比特币的运行机制分析,选择了不同的共识算法。算力智库从两大类共识算法中选取了PoS算法和PBFT算法,并选取了公链底层技术的龙头企业——澳航和小易,从共识算法的角度,了解不同的共识算法。应用功能。

Qtum Reciprocal Proof of Stake:UTXO+PoS+智能合约,三合一

从白皮书和项目报告,以及对CTO的采访中,我们了解到Qtum采用的共识机制是MPoS(reciprocal proof-of-stake机制),Qtum最大的特点是UTXO+ PoS+ 智能合约。

使用UTXO账户模型主要基于三个优势:1、Qtum项目早期,比特币网络已经稳定运行了8年。 UTXO 账户模型的稳定性、安全性和交易并发性已经得到验证。 2、 可以更好地解决双花问题。 3、采用简单支付协议(SPV),方便钱包访问和DAPP应用。

在智能合约方面,大部分代码是从以太坊借来的,并进一步改进以兼容比特币网络和以太坊网络上的项目。

采用PoS模式的初衷是为了避免像POW一样浪费资源,另外可以通过代币管理来规避中心化风险。最大的可能是在保证高性能的基础上追求去中心化。

NEO拜占庭容错机制:容错性好,执行速度好

非常确定,所有交易在第一次确认后都是 100% 的最终交易。 NEO 高级研发经理 Malcolm Lerider 在谈到 DBFT 协议时表示:区块链不能使用 DBFT 进行分叉,而高价值的链上交易将执行得更快,它是基于管理和业务用例构建的。

授权拜占庭容错机制的优势:专业记账;可以容忍任何类型的错误;簿记由多人完成;每个区块都是最终的,不会分叉;算法的可靠性有严格的数值证明。

在DBFT共识机制中,NEO持有者不直接参与共识。共识节点的数量由投票过程决定,范围为 7-1024。因此,随着NEO核心协议的逐步稳定,NEO持有者有望选举出1到数十个共识节点。根据团队预测,2018年人数将保持在7-13人。

在牺牲去中心化和安全性的前提下,旨在提升公链的性能。目前,DBFT 的机制是高度中心化的。这一点受到质疑。 NEO创始人达鸿飞于2018年3月6日公开回应:项目仍处于早期阶段,团队更注重效率而非去中心化。

算力综合评价

从比特币的POW共识机制,到POS机制,再到DPOS和DBFT机制。过去共识机制的发展随着区块链项目的发展而向前发展。

从 Qtum 和 NEO 的共识算法分析可以看出,无论采用哪种共识机制,在去中心化和性能之间总是存在权衡的。任何算法的开发都是根据当前项目的需要和发展来进行创新的。没有好坏之分,只是概念不同。

文章中的观点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

不构成投资建议

请注意投资风险

@ >